鮨真
亞士厘道這棟大廈座落於尖沙咀繁華的中心,位置方便,落地玻璃夠開揚,眼望海景,最吸引的是,食肆佔了接近一半。很想一個人靜靜的一天,來到鮨真,一是嚮往居高臨下,遠離煩囂的感覺,二是吃廚師發辦可以一個人吃很多道菜。踏出升降機,迎來一遍漆黑,耳邊傳來清清的流水聲,心情頓時平靜下來,節奏不自覺地放慢。射著藍光的門牌,散發著神秘。推門而進,眼前是一排排的清酒,兩旁是用餐位置,店面呈凹字型。
螢光魷魚食指般大,卻蘊藏著驚人的鮮味。表面滑溜溜的,咬下去帶軟腍的爽,爆出微咸而鮮味十足的汁。汁亦有兩個層次的口感,一稀一稠混在一起。
青瓜爽脆清新。跟中式的手拍青瓜不同,僅有輕輕的調味,也沒有過份滲入青瓜內,使青瓜本來的味道夠明顯。忘了師傅介紹為青瓜調味的粒粒是何方神聖。充滿酒香,如酒釀般的口感,帶發酵味,酸酸酸甜甜的,跟青瓜很夾,粒粒滋味。
師傅自家釀製的梅酒,浸上一年半,最後把梅肉搾出來,製成梅味濃郁、不會太甜,帶酒香又有粒粒果肉的梅酒。清涼的一口,讓人未醉先陶醉。
赤貝清甜爽口,沒想到單是放在幾片檸檬上,已足以讓赤貝沾上微弱的檸檬酸味,更加清新。很享受咬下去的「charp charp」聲,又滑又薄又爽。深海池魚肉質軟嫩,卻帶腍腍的煙韌,頗有咬口。慢慢咀嚼,逐少滲出魚脂香,細膩而持久。捲起的赤蝦其實頗大,粗身帶來實在的口感,黏黏的,十分鮮甜。最後是皮被燒過的鮫魚。入口一陣火炙香,脂香不及池魚重,但有另一番魚肉的鮮味。
主要分布在日本北部地區,如本州和北海道等地的一些溪流的山女魚,亦即日本人所稱的Yamame,對於日本人而言是珍貴的物種,季節不對則難以買到。便宜的十幾元,貴的可賣過千元。
沒有任何花巧,精緻有重量的碟子加上一片葉,賣相已滿分。魚肉濕潤但不過腍,帶燒過的香和輕輕的咸。若嫌味偏淡,可以沾以竹葉調製而成的青色醬汁。稀如水,酸度如青檸,刺激口水分泌,但會蓋過魚肉本來已約隱約現的味。
大和芋蒸廣島生蠔 (8/10)
店員捧上小鍋,未打開蓋,已對優雅脫俗的鍋子一見鍾情。打開蓋子,一片白色。蒸熟的大和芋上放了一片點綴的葉子。超愛山芋蓉伴飯黏黏的口感,好奇大和芋跟山芋的分別,後悔當時只顧吃,沒有問師傅。蒸熟的大和芋蓉,變成固體,跟梳乎厘有幾分相似,卻換上較實的口感,入口有如充滿氣泡的蛋白,濕濕的,尚有其帶黏的特色。輕輕的調味,似醬油又像味醂。
吃到中間,有兩隻圓潤的廣島蠔,剛好一口的大小。滑溜溜的,跟大和芋很襯,味道頗鮮。到最後煮得黏在鍋子上的大和芋蓉,特別香,就像煲仔飯的飯焦效果。
翅相對欠驚喜。除了味道較清,沒有味精,用料很足之外,大致上跟中式酒樓的魚翅差不多。
看著師傅每款魚生切一片,小心翼翼地放入碗內。從盒子裡拿起幾塊海膽,放在碗中央,蓋上盒子,然後收好。最後掐一掐新鮮磨製的山葵,就大功告成。大隻師傅做魚生飯的一舉一動很優雅,每一個動作都流露著溫柔細心。
刺身新鮮。魚沒有誘人的魚脂香,反而突出魚肉的鮮味。清清的,是邪惡的油香以外的另一滋味。帆立貝嫩滑清甜、螺片爽口,溢出清甜的汁,海膽濕潤鮮甜。
室溫的飯帶微弱的暖意。黏黏的,卻又粒粒分明,稍帶彈牙。輕淡的醋酸,配紫菜和漬物調味,單吃飯也不俗。
指甲般大的湖水蛤,談不上口感,鮮味亦被熬出來。麵豉湯清香,沒有過咸得像味精。把湖水蛤放入口,特別的不是蛤本身,而是掛著的湯,再加蔥花添上的青作襯托。捧著碗子,既想一飲而盡,把美味注滿口腔,又想小口小口,慢慢品嚐。
另外兩款是紅豆雪糕和柚子雪葩,但始終抵不住綠茶的誘惑。對,我就是如此專一。清涼度剛好,入口即融,一去口裡餘下的味道。不太甜的雪糕,帶清清的綠茶味,奶味不過重,但略嫌沒有茶甘。
環境:8/10
服務:8.5/10
性價比:8/10
尖沙咀亞士厘道17-19號20樓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