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

城寨的簡單滋味

巴蜀燒

站在衙前圍道,向著新蒲崗方向望去,只有以紅襯黑、配灰色磚牆的巴蜀燒,讓人聯想到九龍城曾是個寨城。以川式串燒作主打的餐廳,除了佈置得有中國風,食物也充滿風味。
巴蜀燒的相片 - 九龍城
巴蜀燒的相片 - 九龍城
巴蜀燒的相片 - 九龍城
選了下午拜訪,卻發現串燒僅在晚市供應,午市只有粉麵。有點失望,但陽光普照的正午,又的確欠了吃串燒的氣氛。一場來到,一試無妨。
巴蜀燒的相片 - 九龍城
茶濃得帶苦,配串燒或有消滯之效,但配銀針粉有點過火。
巴蜀燒的相片 - 九龍城
巴蜀燒的相片 - 九龍城
招牌城寨銀針粉 (7.5/10)
媽很久沒有炒銀針粉了。配料豐富無比的銀針粉可是她的拿手小炒之一。

清湯底很夠味,尤以冬菇的鮮味最突出,還有魷魚乾的咸、肉碎的鮮和適量豬肉的油香。滑溜的銀針粉跣入口裡,粗身爽口帶米香,條條滋味。又滑又腍的鮮冬菇、跟一遍清新的蔥花,成了最簡單卻味最鮮的配菜。相比曾經一時無兩的狗仔粉,銀針粉有不相伯仲的風味,卻是個較爽口、較健康、味道較清、味精較少的選擇。
巴蜀燒的相片 - 九龍城
巴蜀燒的相片 - 九龍城
京都炸醬麵 (7/10)
幼麵彈牙,不會有梘水味。略嫌炸醬偏甜,但愛它的少辣,更加惹味。本有炸醬和一粒雲吞作配菜,也可以如車仔麵般,自選額外的餸菜,豐儉由人。
巴蜀燒的相片 - 九龍城
巴蜀燒的相片 - 九龍城
店員一副澳牛的氣勢,服務態度竟是友善有禮好客。吃不成串燒,一人一碗麵之行,並沒令人失望而回。

想像幾十年前的香港,生活水平較低,物質沒那麼豐富,能夠跟至親的人一起,吃碗熱呼呼又味美的銀針粉,已是一種享受。當年的香港人,憑著獅子山精神,使香港經濟起飛,造就了我們這代人豐衣足食的生活。人要求進步,有了生活基礎,就繼續下一個追求。有人說民主自由,有人求更豐俗的生活。我呢?

吃飽後,再次走進一星期不見的陽光的懷抱,吹著涼風的同時,又感到陣陣暖意。但願時間可以永遠停留在這舒適怡人的一天,讓我逃避迷失的方向,看不見的目標。

環境:7/10
服務:8/10
性價比:7.5/10
九龍城衙前圍道84號地舖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