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十八居酒屋
突如其來的紅雨,下得誇張。還以為這頓一個月前已約好的午飯會告吹,沒想到我倆都沒被大雨澆熄對食物的熱情,如期應約。遲了二十分鐘,全身濕透,連長髮亦不能倖免。一切壞心情,在踏進小店的一刻,一掃而空。心,被居酒室的氣氛融化。冰涼的蘋果汁顯得特別清純,份外清甜。蘋果天然的甜,十分順喉。乳酸開胃,起初略嫌偏甜,但梳打的氣泡有中和的效果。
厚切的刺身相當有份量,控制在室溫,夠乾身,沒有溶雪導致的過濕,帶微微光澤。油甘魚厚得有咬口,既實又嫩。咀嚼之下慢慢散發淡淡的魚鮮,逐漸增強,口裡洋溢一陣輕盈的油香。除了幾條明顯的紋路,近看吞拿魚腩,可以見到粉絲的刺身上形成網狀,極幼細的脂肪,吃下去啖啖精彩。跟油甘魚一樣有咬口,但沒那麼黏,每一下咀嚼都擠出清香的油脂。不似大拖羅的浮誇,油香柔和而長久,耐人㝷味。把它留待最後,那香氣在口裡久久不散,吃時幸福滿瀉,吃罷繼續回味。
把池魚切成絲,加上蔥花、薑絲調味的他他,沾上酸汁,包在脆口的紫菜裡,一併放入口。魚香沒另外兩款般驚豔,而是以層次取勝。酸汁開胃,薑絲清新,池魚則爽口,魚味清香。
其實是個以生菜取代紫菜的手卷。軟身的生菜,有紫菜脆得輕輕咬開時咔嚓一聲的效果。三文魚刺身絕不吝嗇,有整條生菜包般長。一半肥美的三文魚,一半沾滿日式胡麻醬,圓潤珍彈牙,黏黏的珍珠飯,兩者比例一流。三文魚的油香、珍珠米的飯香,都沒比較重味的胡麻醬蓋外。以生菜包著,像吃手卷,口裡卻有吃日式沙律的感覺。
吃完十分出色的兩道,對接下來的菜式充滿期待。賣相精緻的金蛋,是吞拿魚他他堆在炸得金黃的蛋白上,配以芥末醬。蛋白上的炸粉鬆脆無比,完全用不上牙力,炸得可口而不油膩,味淡淡的,配拌了沙律醬和香口碎蔥的肥美吞拿魚蓉,配搭一絕。芥末亦不馬虎,少少辣,少少嗆,似蜜糖芥末,但甜度低得不易察覺,既可伴炸蛋白中和炸粉的熱氣,又可配沙律作調味。
墊高了的蟹蓋,出場顯得份外矜貴。蟹肉、菇碎、洋蔥碎,用白汁煮,然後釀到蟹蓋裡,再燒出面層誘人的金黃。一絲絲的蟹肉,口感比味道突出。菇和洋蔥煮得甚腍,菇的多汁,洋蔥的清甜,增強口感和味道的層次。脆米硬脆,一脆一腍,一乾一濕,跟放在上面的蟹肉形成強烈的對比,又同時互相襯托。邊咀嚼,邊享受口裡聲聲巨響奏成的交響樂。
老媽超愛豬大腸。兒時跟她經過旺角街頭,總不明白那串擠上鮮黃芥辣的鮮紅炸大腸,有何吸引之處。後來老媽說我夠大,可以吃一件她的豬大腸,那陣豬味、油味、辣味對當時的我實在稱不上討好。漸漸長大,才開始明白街頭小吃的吸引之處。
居酒屋的豬大腸串燒,再上一個層次。表面炸成一層鬆化薄脆,香。軟腍腍的大腸,每下咀嚼溢出稀如水卻惹味如豬油的汁,香。一啖大腸,兩種不同的香。沒有街頭小吃的油膩,也沒有醃得鮮紅而硬得韌的外層。誰會想到,豬大腸這粗䊯、不肥不愛的街頭小食,原來可以如此細膩。
和牛同樣使人讚口不絕。表面燒得香口惹味,咬下去溢出大量清香的肉汁,肉味又清又濃。肉質不嚡不韌,夠嫩又帶少少嚼勁。連少吃牛的我,也很想吃多一串。
墨魚沒前面兩款得人心。切成細段,偏硬偏韌的本質被稍為蓋過,變成不太過份的煙韌咬口。燒汁入味,燒得微焦,淡淡的燒烤香成為調味的一部份。最喜歡明太子沙律醬,少少鹹,少少辣,跟墨魚很夾。
已經開始有飽意,吃個蟹粥作結。份量頗大,黑色的長湯匙插下去幾乎浸到一半。蟹粥用料豐富,看起來色彩繽紛。啖啖蛋花,蛋味清香而濃郁。還有紫菜、蟹籽、滑溜溜的冬菇和煮腍了的娃娃菜。可是,沒有預期的蟹肉清甜。蟹肉不多,而且啖而無味。作為普通的粥,味道還好,但稱作蟹粥,就有點落差。
環境:8/10
服務:8/10
性價比:7.5/10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