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f Stage de Eddy Chu
年多前無意中見到Eddy Chu的報導,因而造訪了Chef Stage和西餐大排檔。兩次午餐都滿心歡喜而回。甚少重複去同一家餐廳。不過,要試真實力,始終要吃晚餐。再次來到位於19樓的Chef Stage,佈置跟記憶中有點不同。一樣的是,俯瞰尖沙咀的無敵景觀。晚上7時,時間尚早,入座率大概一半,空間感尚好。直至天黑,白天的開揚換成黑夜的浪漫,全場滿座,才發現餐桌放得太密,店員在身旁走來走去,稍有壓逼感。
先來晚餐的前菜。切成兩半的大隻海螺,鮮嫩爽口,不會太硬,十分鮮甜。看見洋蔥粒有一下的猶疑,這麼多生洋蔥粒不會太辣太嗆?身先士卒的友人卻吃得津津有味。切成粒的生洋蔥,淋了以檸檬添上清新的橄㰖油,帶甜少辣,幾惹味。
本點了「外脆內熱朱仔包配㰖油甜醋及牛油」,打算為之後的湯伴個餐包,卻來了個豬扒包。既然有緣,一試無妨。豬仔包烘得微暖,外層極脆,內裡又輕又鬆軟。看著手裡滿得合不上的豬扒包,還是先吃掉兩塊豬扒。表面有煎過得香,中間呈粉紅的肉卻有慢煮的效果。嚼勁中帶點腍,鮮味十足,肉汁豐盈。有一塊連著入口即融的脂肪,跟肉汁混在一起,更是香口。外脆內軟的豬仔包,夾著又嫩又多汁的豬肉,有少量的蜜糖芥末作調味,邊吃邊讚,無可挑剔。
伴碟是鋪了羅勒的菠蘿。清甜多汁,滲著陣陣香草味。雖然好吃,但對毫不油膩的豬扒包來說可有可無。
通常一吃愛上之後,抱著極高期望吃第二次,都是失望。這個湯卻比第一次的印象還要出色,絕無僅有。濃稠的忌廉湯,顏色就如橙色的冬陰公跟白色的忌廉湯的混合。既有冬陰公來自香茅、南薑、辣椒、青檸、海鮮等材料的甜、酸、辣、鮮,又有忌廉的厚、滑、香,既有東南亞風情,又有西餐的味道。湯裡找到不少蝦和帶子粒。
散叫的蟹肉濃湯以透明杯子上,表面打成泡泡,配shot glass盛著的生蠔,夠精緻。橙黃的湯內藏大量鮮甜的蟹肉,夠真材實料。有蟹肉的鮮,但跟忌廉湯相比稀得多,跟冬陰比又淡得多,兩款拼在一起顯得較清淡。清甜的蟹肉湯,始終不及濃郁的龍蝦湯吸引。
套餐有齊三款小食,把餐桌放滿,十分豐富。一片片軟腍又煙韌的上海年糕,浸淫在大量黑松露忌廉汁中,散發著陣陣松露香。沒有韓式年糕的過量芝士,中西合璧的黑松露年糕,夠香夠入味又清新。
酸酸甜甜的咖喱,略嫌不夠辣,不夠惹味。混著一絲絲蟹肉,厚稠似中式的羹。兩條多士淋滿咖喱,幾乎是浸在咖喱汁中,熱脆不再。浸得腍腍的,像法式洋蔥湯的那片多士。旁邊加兩粒草菇,添加泰國菜特色。
較普通的一款。黑椒汁炒田螺,軟腍的田螺毫不入味,還是法式的香草牛油焗田螺較香口。黑椒汁配爽口的洋蔥反而不錯。伴了一球紫薯蓉,味道很真,沒有任何添加的調味,但跟田螺扯不上關係。
以銅色鑊仔上,格外有氣派。份量都幾多,起碼有4-5件。肉質不嚡不韌,偏乾,一絲一絲的,又未算很腍,吃不出慢煮的效果,反而似炆。醬汁太濃偏鹹,似一般配牛肉的gravy,沒有特別。另外配一球紫薯蓉、黑椒炒的翠玉瓜、黃椒、茄子和車厘茄作伴菜,爽口、多汁、清甜,增加飽肚感又夠健康。
套餐主菜4選1,其中一款是慢燒肉眼。只有外圍薄薄一層呈淺啡色,帶少少燒過的焦,中間一遍深粉紅,尤如生牛肉一樣。肉眼的外圍有適量的白色脂肪,好看,更好吃。脂肪入口即融,配煎過的香氣,特別可口。邊切邊透過刀子感覺到肉質的細嫩。肉看似很生,吃下去其實似熟透,有咬口,而不嚡不韌。肉汁豐盈,每下咀嚼都擠出清清的肉汁,鮮味十足。相比濃味的豬面頰,肉眼的鮮味更突出。不想破壞本來的鮮味,伴碟的醬汁幾乎用不著。
正在擔心店員會否記得寫上祝福字句,便見到店員捧來精緻的甜品,還畫上心心。滑溜又黏稠的雪葩,入口很快溶掉,口裡一陣清涼。清新的菠蘿味很自然,甜度剛好。原隻菠蘿的份量足夠二人分享。
坐在凍櫃旁,見裡面的甜品賣相一般,包括跟餐的芝士餅。萬料不到,軟滑輕盈的芝士餅,芝士味十分突出,不是一般cream cheese的濃,而是細膩的清香。餅底的厚度恰到好處,不會太濕太油,入口散成碎,消化餅味跟芝士混為一體,成了比藍莓醬更佳的襯托。
數不到這是第幾次慶祝生日,只知是今年的第二次 生日快樂。
環境:7/10
服務:7.5/10
性價比:8/10
尖沙咀亞士厘道17-19號19樓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